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,是立国之本、兴国之器、强国之基。一个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强不强,首先要看其产品质量好不好,而反映产品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就是可靠性。日前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》,提出了增强制造业可靠性的总体思路、发展目标、主要任务,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可靠性水平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。
改革开放40多年来,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,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升,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。2022年,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%,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,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,货物贸易出口国际市场份额接近15%。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可靠性也取得显著成效,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例如,B10内燃发动机寿命从2003年的50万公里提高到目前的180万公里,自主研发的新型橡胶金属减震部件应用在“复兴号”悬挂系统后使高铁列车设计寿命由20年提升至30年。
与此同时,我国工业基础能力不强,部分核心技术退料销、关键产品和重大装备存在瓶颈制约,一些国产产品在功能安全、关键部件、软件质量等方面存在质量问题,一致性、稳定性、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,“造得出、造不好”“能使用、不好用”现象突出。例如,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端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较进口产品相差1个到2个数量级,使用寿命相差2个到3个数量级;涡喷、涡扇发动机轴承寿命仅为国际先进水平的1/10,通用零部件产品寿命一般为国外同类产品寿命的30%至60%。可靠性差不仅影响产品的使用效率和寿命,削弱了我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,也损害了“中国制造”的国际形象。由于可靠性、稳定性不高,部分制造业核心材料部件与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,严重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。
由此可见,制造业产品可靠性已成为掣肘我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突出问题。面对高质量发展的需求,提升制造业可靠性是当务之急。对此,要重点通过三个途径来提高制造业可靠性水平。
其一,通过强化管理提高可靠性。目前,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质量管理有所忽视,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。为此,要着力加强制造业质量与可靠性管理,引导企业树立以可靠性为核心的质量管理观,鼓励企业贯彻实施GB/T19004、GB/T19024等标准,开展自我声明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。支持企业设置首席质量官和可靠性管理部门,探索建立可靠性管理体系。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可靠性管理,强化对供应商产品的质量评价与可靠性管理成熟度评估,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质量可靠性水平整体提升。
其二,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可靠性。我国制造业产品可靠性有待继续提升,主要在于工业基础核心技术短板明显,提升产品可靠性关键还得依靠核心技术突破。为此,要加快可靠性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,依托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开展可靠性前沿基础理论研究,加强可靠性应用技术研究,突破可靠性正向设计关键技术,强化制造工艺可靠性技术应用和推广。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“筑基”和整机装备与系统可靠性“倍增”工程,筑牢“工业四基”可靠性水平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可靠性工程的深度融合,以数字技术促进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提升。
其三,通过完善标准提高可靠性。标准决定质量,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,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。我国制造业质量标准体系还不健全,标准的实施力度和监管力度有待加强。为此,要加快完善可靠性标准体系,开展可靠性基础共性标准和急需标准制定修订,在关键核心产品强制性标准中增加可靠性指标。鼓励企业、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修订,实施企业标准“领跑者”制度。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,推动国内先进可靠性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。加强计量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,为提高制造业可靠性提供坚实支撑。